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
如果,你真的有經歷過,你就能知道小明是真的人物
就像《一一》裡頭的蔣莉莉一樣
活靈活現的,你要為他死為她活
還要為她受盡折磨
楊德昌的劇本最好玩的是人物命名
長大之後,我們終於擺脫小明的詛咒了
可是傷害已經造成了
我記得看過一篇觀影心得
裏頭說光陰的故事不是眷村的故事
牯嶺街殺人事件才對
說來也不錯,我們怎麼會有虛假的人生呢?
而虛假,往往印象中是美好且單純
那麼,我們的童年是虛假的嗎?
抑或,我們的成年是真實的嗎?
是否殘酷、醜陋才是誠實且成熟的呢?
這在創作或構成上
往往成為迷思,我的迷思
世界本來就不完美
回覆刪除強求只是枉然
所以我們當壞人即可
刪除